学校召开2024年度上海财经大学教材审读会议

发布时间:2024-09-02浏览次数:125

8月30日至31日,学校在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召开了2024年度上海财经大学教材审读会议。本次会议是今年学校组织召开的第二次全校教材工作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教材委员会《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教材建设工作,加快教材编写与出版进程,提高教材建设质量。校党委书记许涛、副校长姚玲珍、党委副书记朱鸣雄,校内外教材评审专家,教材主编和编写组成员、教材管理与出版工作人员等110余人参会。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主办,教务处、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协办。会议由工作部署、教材分组汇报和讲座三个部分组成。



会上,校党委书记、校教材委员会主任许涛发表讲话。许书记强调,教材是国家事权,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是关涉国家未来的大事,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过程中肩负着举足轻重的历史使命。他认为,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工具,更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体现。在编写教材时,编写者需要考虑到教材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以及如何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围绕下一步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他提出五点希望: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刻认识到教材编写中“两个结合”的重要性,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二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教材编写的全过程,发挥其在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中的统领性作用,确保教材内容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正确;三是教材建设要以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目标,强调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系统性与专业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教材体系;四是要规范编写流程,强化质量意识与责任担当;五是要严把教材质量关,做好教材全过程监管。


副校长姚玲珍部署“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申报工作。姚校长首先传达了教育部《“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7月底,教育部已启动了“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次遴选申报工作,校内申报工作已于8月初启动。总结了学校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申报国家规划教材方面取得的成绩,介绍了目前“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申报组织情况,鼓励教师努力编写高质量教材。对未来后续建设工作,姚校长进行如下部署:第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相关教材修订与出版工作;第二,加快建设具有财经特色的高质量教材体系;第三,持续推进教材保障机制建设工作,学校将加强教材建设激励保障,完善奖励制度,加大优秀教材奖励力度等。


工作部署部分由校党委副书记朱鸣雄主持。


会议期间,81种教材分2场共10组进行了汇报交流,每本教材汇报10分钟,专家评议10分钟。各教材主编分别就其负责的教材进行了汇报,汇报内容涵盖教材的编写进度、内容安排以及预期的教学效果等。专家组对每本教材进行了深入的评议,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以促进后续教材的进一步完善。


8月30日,会议邀请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王芳作了题为《上财社数字教材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结合“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申报与建设工作对新形态教材与数字教材的含义进行了介绍,明确提出了数字教材和新形态教材建设要求。王芳主任还为大家介绍了上财云津数字教材服务平台的使用,以便更好的辅助教师探索数字教材建设。


尺寸课本,国之大者,教材建设,国家事权。今年四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材建设推进会,本次教材审读会议是教材建设推进会的延续,希望通过邀请专家进行教材审读,以确保每种建设出版的教材都能达到高质量的标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后续学校将继续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上财特色的高质量教材体系为目标,深度推进拔尖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校教材委员会统一领导下,确保教材建设工作与任务有序开展及扎实落地。